早在一九四八年,英国左翼作家乔治·奥威尔就写下了小说《一九八四》。小说预言了一九八四年以后的社会。这是一本反极权主义的小说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在小说面市的五十年里,世界各地以不同形式应验的了小说描述的黑暗社会。而中国社会的黑暗时期,比小说预言的时间早了二十年。
由张艺谋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《活着》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时期。男主角福贵的命运起伏贯穿整部电影,是这个故事的主线。虽然是电影根据余华的小说改编的,但在情节上还是做了较大的改动。电影不及小说荒诞,虽然处处体现中国式的黑色幽默。小说更着重于对人物的塑造,它没有电影描述的宏大,也没有过分明显对当时政治的批判。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拍得比原著好,但导演的明智之举在于对原著的改动,使电影最大限度地摆脱原著的影响。
电影尤其好的是皮影戏的运用。辽阔的秦腔,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,加上电影哀怨的配乐更加强故事的戏剧性,同时也更好的烘托人物情感。虽然电影对烧皮影的场景轻描淡写,但却让人难以忘怀。由该场景想到的是电影《霸王别姬》里烧戏服的片段
对这部电影可谓久仰大名,但真正看下来还是觉得出乎意料的心酸!一个时代一代人生,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显得多么的渺小!人的命运又显得那么的多舛!看着男女主角的一生,我想他们的愿望应该很简单,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复杂!或许他们觉得能平安的平静的活着就是一种幸福!然而在那样的时代下,连这也是一种奢望!然而,生命就是这么的可贵,无论是人还是草木,只要有一线生机,总能激发无限潜能,渴望阳光是我们毕生的所求!或许这就是生命真正让人着迷的地方,而人生还寄托着对美好的向往,当你看见阳光,就努力的去追逐吧! 希望会抹平一切伤痛和迷惘,会带来久违的阳光!
活着,和看书一样,最爱家珍,现在想想,张艺谋这样改结局很不错啊,电影里像书那样表现估计眼泪就要像看八公一样流不停了。看到福贵家珍,二喜和馒头围在一起吃饭比起福贵孤零零和老黄牛作伴,我也确实更能接受这样的结局,至少心里不会这么痛。。。
特别喜欢活着的那段音乐,在电影里的重要时刻总会响起,让人有种想泪奔的冲动。也许张艺谋的电影看得不多,活着应该是我的最爱了吧,巩俐在电影里的表演太赞了,她完美演绎了一个好妻子好母亲,她是我心中的家珍。对于葛优一直不是很喜欢。不知道为啥。活着里的葛优我倒是挺喜欢的,真是矛盾的一个怪事啊,明明镇上的人之间很和谐,可又是那样的不和谐。
福贵,可以说因祸得福,至少他和家珍是这么安慰自己输掉祖宅的,不然被枪毙的就是他了。世人常说,人,要知足常乐。活着,本就是世间最美好的事情。每个硬币都有两面,凡事多往好的地方想,生活中有快乐,有悲伤,有幸福,也有痛苦。也正因为如此,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,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整的。
我喜欢这个电影,喜欢这个故事,一如我喜欢这本小说。
两个多小时里,电影给我展示了福贵他爹的死、他娘的死、战争的死、他儿子的死、老友的死、他女儿的死,最后只差他老婆的死没展示了。我并不想拿小说来和电影比,两者作为不同艺术形式毕竟有区别,可是最基本的精神内核应该是相通的。电影题为“活着”,只是简单的把“活”作为“死”的对立面来叙述,这不免狭隘,不免显得轻薄而失厚重。
小说对厚重感的铺垫和渲染做了很足的功夫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故事开篇福贵和他的老牛“福贵”田间劳作的描述。而电影中每一次强调“活着”都是直接跟死亡挂钩,例如战乱中幸存,说“活着好”;再如老友夜访福贵,表示不想再活下去时,福贵老婆走出来说:“你记着你还欠我家一条命,你要好好活着!”这些确实体现了活着的珍贵,但活着不仅仅只是“生”的要求。
在《芙蓉镇》里,秦书田临走前对胡玉音说“你要好好活着,像牲口一样的活着!”这样一种看似苟且的“生”,其实被赋予了一种更高的生命状态,一种活着的本身意义。小说《活着》里,余华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活着本身的生命意义。
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真实历史的再现——电影《活着》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sjzgdjz.com/voddetail/id-1537.html